“荣光”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介绍

2024-12-03

王荣光,男,本溪满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师,正高级讲师,“双师型”教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班主任。本溪市班主任能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荣光”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5-1.工作动态-点亮心灯,燃起璀璨-工作室揭牌仪式1379.png

该同志曾承担学校信息化应用与推广、教学科研、专业教学、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社会职业培训、网络安全运行、校园安全监控、多媒体教学与信息电子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的管理,以及前述相关设备维护等工作,现主管学校教学工作。在其建议、主持和推动下,学校信息化硬件先后建设完成计算机实训中心;云教室;录播教室和移动录播,并实现远程云直播;成立信息中心;网络建设实现校园班班通,无线全覆盖;校园监控实现数字化及远程调控;班级建设希沃白板电子教室等,使学校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并成为全县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

出版专业专著1部、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完成市级课题3项、省级在研课题1项,专利2项、发表教学成果论文8篇、各级信息化大赛获奖论文6篇、课件1项、微课1项、国家和省级信息化大赛指导奖3项。在其组织和指导下,学校共立项国家和市级课题20项,各级各类信息化大赛获奖100余人次,校企合作项目4项。

一、政治信念坚定,业务工作扎实

该同志具有较强的政治思想素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敬业精神。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教书与育人的结合,做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职业观的教育。长期坚持专业建设、管理及教学工作一线,熟悉专业建设的基本方法,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能够较好地把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熟悉本专业核心课程的能力及基本技能;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扎实有效,教科研能力较强,教育研究与教学成果突出。

二、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

该同志始终坚持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需具有的师德风范。在敢于担当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任务的同时,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1.教书育人,科研孜孜不卷。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以科研项目的研究和成果,提升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申请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级课题《创客教育背景下中职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和市级课题《基于创客教育优化影视制作教学设计的研究》两项课题,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科教学的策略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出版个人教学研究专著《创客教育背景下中职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策略》一书。参与并完成了市级课题《中职新生课堂行为习惯自律能力培养的研究》,研究并探讨在该方面的育人途径和方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立德树人,成就学生成长。以己之德,树学生成长之范,成就学生成长,是该同志始终恪守的立德树人、教育学生的基本原则。以德为先,明正德行;以人为本,塑造心灵。该同志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以情动人、以行带人、以智教人、以德育人。平等对待学生。教育学生成长,该同志力求做到:一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二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三是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四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五是教育学生学会合作;六是教育学生懂得感恩。

3.为人师表,恪守身正为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做为教师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从事职业教育36年来,始终坚守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职业道德底线,树立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一是即要教育又要育人;二是加强语言修养,提升育人实效;三是严格要求自己,规范教育行为,身教重于言教。坚持自我修养,陶冶情操,自觉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品格和行为,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形成,达到育人的目的。

4.创新协作,培育团队精神。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新时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共享的学习能力为特征。该同志在教学中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和训练。在教授计算机专业影视制作学科时,采取了创客式教学模式,并以此开展了全国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的研究。以项目教学的方法,把学生进行分组,在创客实践活动中,下达小组创客活动项目,小组自行组织素材,分工协作,共同创作,共同完成创客项目,并进行小组评价。中职专业课的实践性要求和创客式教学模式,创造性发挥了学生的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5.教风清正,清新学生学风。教风清正是教师师德风范的立身之本,是清新学风的行为榜样。该同志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自身的清廉教育建设,从教清廉、勤俭朴素、修身自律,知廉耻、守道义,把清廉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不办班补课,不以师谋私,本本份份做事,清清白做做人。“清”育美德、“廉”润心田,以自身的清正教风影响并浸润着学生心灵,清新学风。

6.爱岗敬业,恪尽职业操守。该同志工作在教学一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心系学校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努力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把工作岗位当成自己无私奉献教育事业的主阵地。2019年,为提高教师新时代信息化应用教学融合能力和教学水平,在该同志的主持和推动下,学校为每个班级安装了整套希沃智能平板一体机,为了教师能更快掌握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该同志利用整整一个暑假,制作了21部培训教学视频,提供给老师学习,并得到了希沃方面的认可。

三、“双师型”教师能力情况

通过在工作中的学习、实践、锻炼、具备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即能承担文化课教学任务,又能胜任专业课教学的能力。该同志在担任学校思政课的文化课教学工作,工作中积极探索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思想建设的改善。此期间主持承担了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研究《职业中专政治课综合改革》研究,被评为省级三等、市级二等科研成果奖。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该同志承担了该专业的基础学科和部分骨干学科的教学任务,并成为该专业的骨干教师,在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学科教学及学生专业素养培养方面真有支持、引领和示范作用,是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

2.即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程,又能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和指导。计算机专业课程,即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操作,学边边做,理实一体,理论做基础,实践熟练应用。突出实践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该同志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采取边讲边练的方法,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实践教学促进技能的提高,以实习实训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组织学科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提升。

3.即能承担教学任务,又能承担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主动探索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针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着力组织教师个人进行“教学反思、教师集体合作、学生有效参与、专家指导引领”的行动研究,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近五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参与并完成市级课题1项;参与在研课题1项。这些课题包含了关于专业教学、学生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的内容。课题所取得的成果,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促进。

4.即能承担的校内各项工作任务,又能开展校企合作。在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同时,能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与社会行业企业对接,开展校企合作。在该同志的主持和推进下,与希沃白板企业开展信息化技术教学应用校企合作。以我校为中心,成立了“本溪信息化应用教研中心”,开展区域内信息化教学融合研究和应用;与本溪县应急管理局合作办学,以我校电工专业和焊接专业为依托,成立了本溪县方源培训中心,对特殊工种进行职业与安全技能培训。

5.即能承担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工作,又能承担社会职业培训。我校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由该同志负责,每年开展近20次集中培训,并由该同志主持并讲授。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明显提升,近五年来,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大赛100余人次获奖。我校承接本溪市人社局社会职业培训工作,由该同志主持工作,五年来,培训近千人,学员反响良好,社会效益明显。

四、班主任工作情况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坚持立德树人,形成“态度定位高度,思维定位方向;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规则形成习惯,方法墓基效果;信心凝聚动力,关爱和谐共融”的班级管理理念。

(一)从学情分析设定班级建设目标

班级建设的核心目标:正人、正学、成才。培养新时代下,具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风尚的一代国家建设的优秀劳动者。并以此分阶段设立工作目标:

高一阶段:“正人”教育。加强德育教育、规范学生行为、树立专业思想,同时加强学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班集体,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二阶段:“正学”教育。加强学业观念教育,牢固专业思想,在立德树人的同时,树立人新时代的人才观,提升学习的动力和提高学业水平。

高三阶段:“成才”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树立具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德才兼备劳动者的素养和精神品质。

(二)依据核心目标确定班级建设内容和采取的措施

班级建设包括了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制度与组织建设、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与学业建设、家校共育建设等方面。并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加强班风建设。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发奋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荣誉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用心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构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2.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班级“21级计算机班量化考核细则”,按班级学生列出“班级量化考评评分表”,包括加分项和扣分项共十三大类101项,囊括了学生在校几乎所有的要求,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提升学习动力。

3.建立班级建制。实行岗位职责制,几乎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责任,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职责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4.组织班级活动。不定期开展形式新颍、丰富多彩的的德、智、体、美、音、劳等各方面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如歌咏比赛、劳动实践、专业技能大赛、量化考核评比、知识竞赛、趣味体育运动比赛、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开展未职业规划演讲、心理健康讲座等等。

5.组织学习活动。组建班级自主学习团队,选派各科学习突出且有能力的学生为自主学习团队的负责人,利用课后辅导、自习课或业余时间,组织和带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增强学习氛围、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设立学习角,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条件。

该同志班主任工作突出有特色,在参加本溪市班主任能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五、教学工作能力及水平

1.教学效果方面:该同志在理论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及其相应的工具和功能、制作PPT或希沃课件、微课,视频制作、利用影音等多媒体功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在操作实践中使用网络教室软件、电子投影、网络视频、教学应用云平台等手段,提高实操的实效性,并多次获奖。如:在影视制作课程中,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创新使用创客式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创客活动中,采取小组协作、自主创作的形式,学生自主进行项目的设计、素材的搜集、创作、评价,理论和实践效果明显,得到学生的喜爱,反响很好,评价很高。学生在每年的电脑制作活动和相关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中屡获殊荣。

2.教育教学研究方面:主持研究《创客教育背景下中职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国家级课题和市级课题《基于创客教育优化影视制作教学设计的研究》中,遵循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共享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挥创造能力。并出版专著《创客教育背景下中职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策略》一书。在参与《中职新生课堂行为习惯自律能力培养的研究》的市级课题研究中,把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人格培养、素质培养,人生观教育和正确的职业观做为研究重点,为人才的培养进行思想教育和指引。

3.资源建设方面:利用我校电工、焊接专业的师资、技术、设备、实训基地,与我县应急管理局开展合作办学,对特殊工种上岗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借力应急管理局培训对象资源的优势,以及原有的特殊工种的设施等,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学校原有服务器硬件资源,由该同志组建校本资源服务器,组织教师参与学校教学资源的建设,校本资源包含有文档资源、影音资源、教学设计、课件、微课等,以及各项工作相关的日常资源服务。我校校本资源库的建设,在信息化工作检查中成为一大亮点。

4.教学实施方面:该同志在教学中,以突出学生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为起点,重点实践以面向就业和岗位的实战训练,改进教育教学理念,规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活动,有序进行教学行为。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重点抓住以学生从业的角度出发,以一个计算机维护行业维修人员的身份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并渗透着具有岗位服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职业特征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中,以实战出发,以创客教育的理念开展教学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创客项目小组能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共享和进行正确评价的学习和实践。

六、教学团队及专业建设

通过该同志的推动,达成了与希沃及我县方源培训中心的合作,将其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的前沿理念和技术带入校园;把其特种岗位的安全教育系统地纳入到学校学生专业教育中。

在计算机专业建设中,成为该专业的骨干力量。参与了示范专业的建设过程,在学科建设上,积极探讨该专业在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向、技能达标水平等,完成计算机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包括网络建设、机房建设、云计算机室建设、专业课程计划等,制定和实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团队建设,发挥骨干和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2018年,在该同志的主持下,协同学校教务处,成立了职教中心信息化骨干教师团队,包括技术支持团队、校本研修团队、信息宣传团队、科研管理团队等。发挥着团队对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推进作用。

七、参与社会服务,践行职业教育的职责和功能

在与行业企业合作中,该同志先后受聘或参与行业企业的相关活动和工作中。

在担任职业技能鉴定计算机考评员中,承担本溪县职业技能鉴定所在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考评工作。评审严格、技术规范。

在与日本大宇宙信息(本溪)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中,参与公司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服务工作,信息安全、网络通畅。

在与本溪县应急管理局的合作中,受聘为特种行业安全教育宣传员。安全宣传到位,组织有序,服务效果明显,社会反响良好

在与本溪县方源培训中心合作中,受聘为职业规范指导讲师。学员满意度提升,考试合格通过率高,社会效益明显。

在承担市人社局组织的社会职业培训工作中,培训效果有成效,学员就业率高,社会反响良好。

分享